HBZ 159-2001 航空用钢渗碳、碳氮共渗工艺

ID

7D91AEC59FD24C0BB1C6B8925F813045

文件大小(MB)

0.51

页数:

9

文件格式:

pdf

日期:

2024-8-14

购买:

购买或下载

文本摘录(文本识别可能有误,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航空行业标准,HB/Z 159 — 2001,航空用钢渗碳、碳氮共渗エ艺,2001 -11-15 发布2002 - 02-01 实施,国防科学技术エ业委员会 发布,HB/Z 159-2001,前 言,本标准为HBN 159 - 90的修订版,本标准在 HB/Z 159 - 90 的基础上增加 了 !8CrNi4A. 14CrMnSiNi2MoAa6Ni3CrMoA.,CrllNi2W2MoV 和!Crl7Ni2 五种材料牌号,本标准根据航空エ厂实际生产情况,增加了固体渗碳法和氨基气氛渗碳法,本标准针对不同材料牌号,增加了渗后高温回火和缺陷补救时的正火工艺参数。并提出,了制件渗层和心部硬度的典型数值以及渗层深度范围差值,本标准按GB/T 1.1- 1993的规定进行编写,本标准从生效之日起,同时代替HBZZ 159-90,本标准由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提出,本标准由航空材料热エ艺标准化技术归口单位归ロ Q,本标准由庆安集团有限公司和西安飞机エ业(集团)有限公司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樊世昆、闫文巧、李奇锋,本标准于1990年9月首次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航空行业标准,航空用钢渗碳、碳氮共渗エ艺 HB/Z 159-2001,代替 HB/Z 159-90,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航空用钢渗碳、碳氮共渗和渗后热处理的材料、设备、工艺方法、质量控制和,检验、缺陷及补救等有关要求,本标准适用于航空用钢制件的渗碳、碳氮共渗和渗后热处理,其它产品也可参照执行,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在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 253-1989 煤油,GB 338-1992工业甲醇 .,GB/T 394.1-1994 工业酒精,GB 438 -1977 1号喷气燃料,GB 536-1988液体无水氨,GB/T 686-1989 丙酮,GB 1788 -1979 2号喷气燃料,GB/T 2283-1993,GB/T 2284-1993,GB/T 2285 -1993,GB/T 3077-1999,GS/T 3728 -1991,焦化苯,焦化甲苯,焦化二甲苯,合金结构钢,工业乙酸乙酯,GJB 1951-94,GJB 2294-95,HB 5013-96,HB 5168-96,HB 5172-96,HB 5173-96,航空用优质结构钢棒规范,航空用不锈钢及耐热钢棒规范,热处理制件检验类别,金属布氏硬度试验方法,金属洛氏硬度试验方法,金属维氏硬度试验方法,国防科学技术エ业委员会2001 — 11 - 15发布2002-02-0I 实施,1,HB/Z 159-2001,HB 5354 - 94热处理工艺质量控制,HB 5413-88热处理用氮气,HB 5492-91航空钢制件渗碳、碳氮共渗金相组织检验标准,HB 5493- 91航空钢制件渗碳、碳氮共渗渗层深度测定方法,HB/Z 136- 2000航空结构钢热处理工艺,JB/T 9203-1999固体渗碳剂,3材料,3.I 航空制件渗碳、碳氮共渗常用材料牌号,航空制件渗碳、碳氮共渗常用材料牌号见表1,未列入表!中的其它材料牌号可参照本标,准的相关要求执行,3.2 エ艺材料,3.27 渗剂及载气,渗剂成分应稳定,纯度及杂质含量应不影响渗层质量。渗碳、碳氮共渗常用渗剂、载气及,技术标准见表2,渗剂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联合使用,3.2. 2其它エ艺材料,渗碳、碳氮共渗和渗后热处理过程中使用的其它エ艺材料的技术要求应符合HB 5354-,94中第5章及相关材料标准的要求,表1航空制件渗碳、碳氮共渗常用钢号及技术标准,类 别材料牌号技术标准,优质碳素钢10A 15A 20A GJB 1951,优质合金结构钢,15CrA 20CrA,12CrNi3A 12Cr2Ni4A,14CrMnSiNi2MoA,16Cr2MnTiA 18Cr2Ni4WA,37CrNi3A,GJB1951,16Ni3CrMoA,18CrN14A,专用技术标准,20CrMnTiA 30CrNi3A GB/T 3077,不锈钢、耐热钢,ICrlS 2Crl3,lCrl7Ni2,lCrllNi2W2MoV,GJB 2294,2,HB/Z 159-2001,表2渗碳、碳氮共渗常用渗剂和载气,渗剂名称技术标准,焦化苯GB/T 2283,焦化甲苯GB/T 2284,焦化二甲苯GB/T 2285 .,工业甲醇GB338 1等品,煤油GB253 1号,丙酮GB/T 686 I等品,液体氨GB/T 536 1级,乙酸乙酯GB/T 3728 !级,号喷气燃料GB438,2号喷气燃料GB 1788,工业酒精GB/T 394.1,氮气HB5413,甲酰胺专用技术标准,三乙醇胺专用技术标准,固体渗碳剂JB/T 9203,4设备,4.I 加热设备,4.1.1 渗碳、碳氮共渗和渗后淬火、回火用加热炉,应选用不低于HB 5354规定的!I[类炉,渗碳、碳氮共渗和渗后热处理加热炉的炉温均匀性以及气体渗碳、碳氮共渗的渗层深度均,匀性应符合HB 5354的有关规定,4.1.2 加热炉应配备温度自动调节、记录和报警装置,并应符合HB 5354的有关规定,4.1.3 气体渗碳、碳氮共渗炉在生产过程中应具有良好的密封性,保证炉内正压,炉内气氛循,环通畅,气氛均匀。固体渗碳箱应密封良好,4.1.4 气体渗碳炉内气氛应能通过调节渗剂实施碳舞调节和控制,4.1.5 渗后加热应选用对制件不产生增碳、脱碳或其看不良……

……